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上海道教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讲经说法 >

道教建筑的文化特征奥运年里话养生(冬季篇)

时间:2009-01-16 16:4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养生之道贵在坚持,故时致冬季,仍有关心此道之必要。应当说,道教教义并不等同于医学,故所涉养生内容并没有以专门学科的形式流传。目前,道教中的有关养生内容于《道藏》中被归于方法类,也就是被作为实现道教神仙理想的修炼手法来看待。同理,养生观中的适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养生之道贵在坚持,故时致冬季,仍有关心此道之必要。应当说,道教教义并不等同于医学,故所涉养生内容并没有以专门学科的形式流传。目前,道教中的有关养生内容于《道藏》中被归于“方法类”,也就是被作为实现道教神仙理想的修炼手法来看待。同理,养生观中的适应四时的养生思想,在道教经籍中独立成篇的也并不多见,我在《道藏》、《藏外道书》等道经中寻找,只找到《四气摄生图》少数几篇文章,不如中医书籍中所关涉的那么多。不过,作为教派中人,既然把修形养生纳入了“成神成仙”信仰中的一部分,那就会以一种超乎常人的虔诚来倾注于其间,于是也就得到了有别于一般俗见的认识。我们关于冬季养生的探询,也就循着这一线索而进行。
道教中人的不少养生道理是在冬季悟出来的。如宋代蒲虔贯于《保生要录·序》中言:“松有千岁之固,雪无一时之坚。若植松于腐壤,不期日而必蠹;藏雪于阴山,虽累年而不消。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促者延。物情既尔,人理岂殊?”这句话若面对着山间大雪青松之景,则更能令人信服。作者由此情景悟出的是物有其性,顺理则延年,违性则坚者脆的道理,可谓是贯通于物理人情的真理。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大,但大致在长江、黄河流域一带,于阳历11月后都会有寒冬天气的出现。相传为南宋全真教士丘处机所作的《养生消息论》中提出,冬天三个月,阳气潜伏、冰雪袭人,寒冷的天气使人的生命活动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故应按照这一季节的特点,调整人的行为。这句话符合于蒲虔贯所说的顺性而为的道理。
自运动角度而言,由于冬季天冷,户外活动显得更为需要,晒晒太阳,锻炼锻炼人的肢体,是冬季健身的首选。奥运会上的不少运动也适合我们普通人来做,比如游泳、滑冰、打球,都值得一试。但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说,参照道教中的修炼术,可能更为合适。道教功法分动静两种。其静功主要指内丹术,动功则有导引、服气、胎息、按摩、太极拳等多种。其中有些功法还是易记易学的,很适宜在冬季习练取用。
道经《正一修真略仪》中曾云:修行的首务在于服气,提示道教炼养的主旨所在。道教服气种类繁多,不过都要求以鼻纳气,以口吐气,整个过程自然而然,以提高呼吸质量为目的。教派中人一般内认为唐代幻真先生所创造的服气法较为成熟可行。据《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所记,其基本做法为:于半夜后或平日腹中未过饱时,闭眼吹出浊气九口,又配以叩齿、咽津、摩面、活动肢体等动作。其动作可根据练习者的身体情况而变动,若改在床上盖被来做,则成为“睡功”中的一种。我认为冬天天气寒冷,户外活动易使寒邪入侵,此种习练方法倒是可以避免此弊,值得尝试。
道经《四气摄生图》记:“肾脏冬王”。意思是在冬天最需要注意养护的是肾脏。这是根据中国传统医学中天人相应、时辰与人体脏腑对应的思想推衍出来的。根据冬日属归北方,五行崇水,尚黑的排行,提出于人体而言,当最为关注“肾”功能的保护与完善.此书在“肾脏冬王”之后,又言及其“形如鹿两头象圆石,肾之分也”,大致在形状上与西医所说肾脏相近。但于功能上却以“命门”相称,谓其为“生气之府,死气之庐”,则超出了现代医学所给出的范围。
道教中人十分重视“肾”,以为当以补养温阳之法来保护肾脏。为此,明高濂《遵生八笺》录有相关的坐功功法,大致也要求在子夜时分,通过运用吐纳(即调整呼吸)、叩齿、咽液及伸展上肢、拍按两膝等法,与幻真先生的服气法较为接近。据高濂言,此法能起到强固肾脏、防治寒气侵袭的作用,是一种季节针对性较强的修炼方法。当前在西方各国盛行瑜珈功的习炼,近几年也在我们国内流行开来。这种被喻为“神奇的自然疗法”的功夫,其实质也是以平缓心情、调节呼吸、激活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等为基础的,其功法立意及基本路数,都有与我们道教功法相近之处,但我们的各式功法相对动作幅度不大,节奏也较为和缓,故对于防止冬天较易发生的健身损伤,十分有利,更为值得提倡。
当形体的锻炼做到一定时候时,道教中人往往穿插做一些按摩方法。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可以弥补一些在锻炼中遗留的不足,用外在的方式疏通一下四肢血脉。按摩是道教动功中的重要方法,起初包含在导引、服气、吐纳、胎息等动功当中,自唐至明清时代逐渐独立成术。《三元参赞延寿书》、《寿养丛书》、《保生秘要》、《养生八笺》、《寿世青编》等道教经典中都有对按摩术的专门介绍。所用手法包括按、摩、推、揉、点、捏、檫、拿八种。由于这些做法均有疏风散寒、舒筋活血的效果,在冬季人的肢体较为僵硬时显得尤有必要。
为更好达到养生目的,道教中人于起居方面,比较注意随着季节推移调整作息时间。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言:“冬欲早卧而晏起”,认为在冬天应当早睡而晚起,这样做对身体比较有益。蒲虔贯《保生要录》对如何在衣着方面保持适度提出看法:“臣闻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温。……冬月棉衣莫令甚厚,寒则频添重数,如此则令人不骤寒骤热也。”他还说到在经历气温从寒冷到热过程中,当逐渐减衣,反之则当逐渐加衣。腰腹以下直至足部,宜常保暖;胸部以上直至头部,宜常使微凉。总之“寒热平和,形神恬静,疾疹不生”。这段话说得非常详细,较之医家有过之而无不及,道教中人与百姓生活的息息相关,与此可见一斑。
道教中人讲究起居忌宜,较多考虑避免风寒来袭问题,这个问题在现代如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实用价值似有所下降,通过借助空调、取暖器等,我们可以较为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但其总的要领在于注意包括睡眠、沐浴、家庭卧具的选择等各个环节,使人能在此季节免受虚邪贼风的入侵,防止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发生,还是很有意义的。
冬令养生还要注意饮食这一方面,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就是以为在冬天进行饮食方面的调节,能起到意外的效果。立冬以后民间就有服用补品的习惯,而魏晋道人葛洪在《抱朴子》、《千金肘后方》中记载的灵芝、黄精、人参、枸杞等药草,便是其中基本的构成元素。关于通过服食草木药以追求长寿的方法,道教中人称之为服饵。道书中可以成为服饵草药的不下数百种,其中有名的除前所列之灵芝、黄精、人参、枸杞,尚有黄芪、茯苓、首乌、大枣、地黄,天门冬、当归、五味子,等等。这样的传统流传到民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清代慈禧太后服用的膏滋药,也被命名为“洞天长春膏”,这里的“洞天”便是道教仙境的代称。
道教中的全真教食用全素,冬令的进补主要就是服用植物药。而正一教中人没有这方面的限制,还是会多吃一些富含高蛋白、高脂肪的肉食,只是除狗肉、牛肉之外。在长年的积累中,教派内传下了“当归羊肉羹”、“归参炖母鸡”、“地黄蒸鸡”、“葱炖猪蹄方”(《肘后方》)等好菜.它们虽然材质有所不同,但温补的取向还是一样的。适合冬天食补的物品,除了肉类,还包括核桃仁、芝麻、山药、栗子等等。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血气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可使人得到及时补充气血津液,于抵御严寒来袭的同时,又使自己恢复体魄元气,在来年保持勃勃生机,投入于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各项活动。
冬季天气寒冷,又值春节过年,节日聚会或有喜庆之事,饮酒助兴便在所难免。道教各派一般都不禁酒,如《修真十书杂著》卷22就收有《次韵劝道歌》,云:“养疾扶衰在酒(养疾扶衰,固神养,酒为百药之长),清神爽气唯茶(茶味清神爽气,勿令损气)。”可见酒还是可以喝的。不过只是要求有所节制,不能过量。这个道理社会上讲得甚多,想来看官均已明白,在下就不再赘言了。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李似珍
(责任编辑:dx)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