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上海道教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道教文化 >

持无为之心 行有为之道

时间:2024-06-17 14:46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 点击:
吉宏忠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概念,其中关于无为的论述有十二处之多。凡道祖所论及的不言之教均以无为为前提,如第二章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及第四十三章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等。因此,行不言之教是处无为之事的表征,无为之教是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吉宏忠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概念,其中关于“无为”的论述有十二处之多。凡道祖所论及的“不言之教”均以“无为”为前提,如第二章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及第四十三章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等。因此,“行不言之教”是“处无为之事”的表征,“无为之教”是道祖思想的本真,不仅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蕴藏着丰富的治邦修身理念。
      什么是“无为”?《淮南子·修务训》对“无为”的解释为:“‘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无为”并不仅仅是“得道之像”,而更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加外在欲望的“为”,就是“持无为之心行有为之道”,表面上看来是不做事,但此不做事并非消极之不做事,而是积极意义上的不做事。“无为”,是经过有为的思考与判断后作出的顺势而为之行为,即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事物的天然本性而不人为做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无为之教”就是不强为、不妄为之教。
      “无为之教”,对于修道修行就是要做到“尊道顺性”。“道”既是万物之宗,又是万物之始,更是万物之源,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法自然”即人要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法则,只有与道的自然状态相符才是“人法自然”的理想状态。道祖说,上德之人“旷兮其若谷”,必定胸怀宽广,能够包容万物。之所以如此,在于上德之人能“虚其心”也。而《道德经》第三章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及第十六章的“致虚极,守静笃”中所提到的“虚”指的都是“空无”,是一种去掉主观意识之后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就是保持平和、达观、“无我”的内心境界。“致虚极”不仅可以净化心灵,使人清净淡泊,而且可以使人达致空明无欲、返璞归真的自然状态。在道祖“虚极”的世界中,人的心灵安宁平和,心神澄明无欲,从而从“有我之境”向“无我之境”升华。“虚静”是一种空明清静的境界,只有达到“极”“笃”的程度才完全符合“道”的自然状态。极致的虚无,是万物最终的发展方向;守持宁静,是万物正确的选择方式。虽然万物时刻都在发展变化,但最终都要归于空虚宁静。宁静才可以致远,才可以体道而走向“无为之教”的理想之境。
      “无为之教”,对于现实实践就是要做到“因循为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因时、因物、因民。“因时”,一是“因天时”,主要是指顺应农牧业生产的季节性规律,二是“因循时势”“设教因时”,主要是指根据时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因物”主要是指顺应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反对从主观成见出发人为滥用理性;“因民”包含“因民之性”“因民之利”和“因其俗”等多层意义。
      爱国爱教,进而有为,对于我们道教界,其关键就在于持无为之心,行有为之道,就是能不能做到因时、因物、因民,“因循为用”。
      首先,“因时”就是要求我们随方设教、因时而变,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自觉跟随、主动呼应和不断吸纳时代主流文化。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熟宗教的教义理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应该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主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深入发掘道教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那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内容,并对其做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阐释,将之作为新时代道教教义思想阐释的重要前提,是推动道教生长的“动力源”。
      其次,“因物”就是要求我们崇俭戒奢,从严治教。“因物”主要是指尊重、顺应事物自然本性、自然存在状态,揠苗助长、杀鸡取卵,滥用杀虫剂、抗生素和转基因,都是没有遵循事物本来的生态规律。从深层次上讲,烧高香、网红手串、天价撞钟,资本介入、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也是对宗教用品的异化,违背了宗教场所非营利的客观属性。究其根本,还在于我们的初心,有没有真正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人应当效法道的朴实之性而“复归于朴”,去除人为的贪心私欲,浮华轻薄,使人性重返本真。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展现从严治教、务必崇俭的决心和力度,带头守法遵规、提升宗教修为,共同奉法重法,匡正教风,推动形成良好的风气,营造正能量的宗教环境。
      最后,“因民”就是要解决“什么是对老百姓真正的好”。《道德经》中训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民为本”,才是“固柢深根”的长久治国之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新时代,面对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对民心的把握与坚守,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依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与“因民”的理念一脉相承,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因民之利而利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对物质需求的满足,还更应包括社会的安定以及人们身心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持无为之心,行有为之道,爱国爱教,进而有为,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努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责任编辑:dx)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