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浅析道教禹步的起源及功能 作者:王进 熊永翔 王进 [摘 要] 禹步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道教禹步本质上表现为步罡踏斗。众多道教文献对禹步的起源及功能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是,对道教禹步的起源和功能进行重新梳理,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对禹步意涵的认识。 [关键词] 道教;禹步;步罡踏斗 TheOrigin and Function about Taoist Yubu Abstract:There ar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Yubu and Taoism. Taoist Yubu is Walking and leaving the footprint like the figure of Beidou in essence.Many Taoist literatures have documented the origin and function about Yubu in details. However,the re-carding for the origin and function about Taoist Yubu will further enhance and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Yubu. Key words: Taoist ;Yubu; Walking and leaving the footprint like the figure of Beidou 一、关于道教禹步的起源 禹步是巫和道士所操的一种巫术或法术,自战国以来屡见于历代道书及小说笔记等各种文献。关于禹步及其起源,历来有小同的说法,当今研究者也有种种解释。关于大禹创行禹步的说法,首见于战国诸子的记载。关于禹步的起源,战国尸佼《尸子·广泽》说:古者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生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①《荀子》说:“今羽士作法,步魁罡,即谓禹步也。”据此,“禹步”这一词语,源于大禹治水神话。从符号学理论上说,“禹步”已经是具有“表征”意义的一个符号,其“所指”便是一种巫术步法[1]6-7。这一点后来的文献也说得十分明确。 此后道教徒则就此大加附会,《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云: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昔大禹……见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此鸟禁时,常作是步。禹遂摹写其形,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曰禹步。[2]398《神八帝元变经》撰人不详,据考约出于南北朝[3]279。这个说法认为禹步是大禹模拟鸟禁而创造的禁咒术,和巫模拟禹步而创禹步法的说法完全不同。关于禹步和大禹的联系,还有别的说法,北宋张君房所编《云笈七签》卷六一《服五方灵气法》云:“诸步纲起于三步九迹,是谓禹步。其来甚远,而夏禹得之,因而传世,非禹所以统也。”[4] 1355统者,始也。此说认为大禹是禹步的传承者而非创造者。 其次,禹步是战国巫师创造的一种整齐有序、规范严谨的巫术步法。禹步剔除了原始降神舞中夹杂的人为夸张、迷狂混乱的成份,显得文明雅驯而又不失神秘。所以,从它出现后,即在术士间迅速流传并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巫术活动之中,成为文化层次较高的术士乐于遵循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步法。葛洪的说法可以代表古代所有术士特别是道士对禹步重要性的认识。禹步的出现使民间巫术活动中那些纵情而为、毫无章法可言的狂歌劲舞相形见细,它赋予中国巫术舞蹈以特定的民族形式,对中国古代的宗教巫术仪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揭示禹步的起源,不但有助于了解禹步本身的历史,也能为理解中国古代其它巫术现象提供有益的启示。[5]72 由此不难推知,禹步步法和“禹步”之名大致就是在战国时代或更早些时候形成的。到西汉时期,禹步已成为巫医常用的步法。[5]73为了神化禹步的来源,古代术士声称禹步是由夏禹首创或由夏禹传授下来的。他们把规范的巫步名为“禹步”,已经包含着这层意思。 学者胡新生认为,禹步是夏禹首创或通过夏禹而传世都是荒诞无稽的说法。“禹步”一名不过是战国术士的假托,与夏禹毫无关系,夏商时期也不可能有这种规范的巫步。联系社会史的背景来分析,禹步只能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跋者为巫现象盛极一时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巫术步法,它的首创者是当时那些腿脚有残疾的巫师,它的直接渊源就是跛脚巫师所跳的跛舞。[5]74 由上可见,不管说法如何,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巫觋的禹步和禹有关。今人看来,这一点应无问题,问题是如何解释二者的联系。今天研究者对此持有多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肯定《洞神八帝元变经》的基本说法,认为禹步确为大禹所创。另一种观点是认为禹步只不过是战国术士假托了禹的名义,实际与禹毫无关系。 另外,关于禹步起源的说法,来自民间的大禹传说。对于禹步来源的民间传说,道教进行了新的阐释,赋予禹步以天真传授的神圣意义。《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说:“禹步者,云大禹治水以成厥功。盖天真授此步诀,以制神召灵,遂因名为禹步耳。……禹步是禹受于太上,而演天罡地纪,出为禹步。”将某种法术托为天真所授,这是道经中常见的说法。《金锁流珠引》卷二还绘有禹步的三步九迹图,声称此图是老君授大禹。《道法会元》卷一百七十二说:禹步的三九之迹,一十二迹,一十五迹,“皆夏禹皇帝以步洪波之间,履步治水,开道役神,功成登真。” 实际上,禹步最早是古代巫师跳神的步伐,巫师以此步召役神灵,因此人们称之为巫步。东汉道教创立以后,禹步成为道教召役神灵的法术。道教承袭巫师的禹步,这里可以列举一条证据。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载:“禹步三,勉壹步,呼‘皋!敢告曰:某行无咎!先为禹除道。’”此禹步用于远行消灾灭咎。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载:道士“往山林中,当以左手取青龙上草,折半置逢星下,历明堂入太阴中,禹步而行,三咒曰:‘诺皋!太阴将军,独开曾孙王甲,勿开外人;使人见甲者,以为束薪;不见甲者,以为非人。’”这是道士入山修道时,为避免百邪虎狼毒虫盗贼的伤害,以禹步劾治鬼魅的法术。皋、诺皋都是呼唤神灵的长啸声。《抱朴子内篇》记载的两种禹步法,一种是先出左足,一种是先出右足,但相同的都是三步,这就是《日书》“禹步三”的沿袭。东晋时禹步法已成为道教法术的大宗,《抱朴子内篇·登涉》说:“凡作天下百术,皆宜知禹步。”《抱朴子内篇·仙药》中亦提到禹步法,说明东晋道教已风行禹步。道教承袭禹步之法并尊大禹为太极真人[6]380道教的步罡踏斗,是道教斋醮的常行法术。步罡踏斗是斋醮时礼拜星斗、召请神灵的法术。步罡踏斗又名步罡蹑纪、步罡履斗、步纲蹑纪、飞罡蹑纪、踏纲步斗等。它是在醮坛上占方丈之地,铺设罡单,罡单以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二十八宿和九宫八卦组成,象征九重之天,高功脚穿云鞋,在罡单上随着道曲,沉思九天,按星辰斗宿之方位,九宫八卦之图,以步踏之,即可神驰九霄,启奏上天。高功步罡踏斗之步伐,又称为禹步。 二、关于道教禹步的三大功能 道教的禹步承袭先秦禹步祛灾的功能,并进一步融入了神仙信仰的内容。《金锁流珠引》卷二说:“禹步,求长生、克灾害等用之。”《金锁流珠引》卷五说:“能知三五禹步之宗门,即入长生不死之道,此法妙秘,不传非人。”《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十五《三五步罡法》说:“步罡者,强身活炁之法,安魂制魄之诀也。”道教认为护身延生,莫大于斗真;拘魂炼阳,尤先于罡炁。五代孙夷中《三洞修道仪》说:“授正一箓后,方可为人章醮。”而在传授的经箓中,就有《禹步星罡》一卷。在道教传授的法箓中,就包括有禹步箓。道教的修仙炼真,降魔制邪,都以禹步为行法的基础。这就是所谓一切法一切行持,非斗真不能通真应。 出于上述原因,禹步的功能其实体现在整个巫术或法术的操作程序之中,它并不具备单独发挥的效力。但由于它借用禹的名义,尤其是又被赋予北斗星君的神力,因此在巫术和道术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道教常常特别强调禹步。明人程道生《遁甲演义》卷四有云:“今日禹步,上应天罡,玉女侍旁,下辟不祥,万精厌伏,所向无殃,所理病瘥,所供者达,所击者破,所求者得,所愿者成……”禹步分明成为道教法术系统的核心和灵魂,能驱邪镇鬼、治病救人,所向无敌,有求必应,具有万能的作用。依据现有古文献的记载,下面大致归纳下道教禹步的三种主要功能。 首先,消灾去病、驱除鬼魅,这是禹步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五十二病方》中的“禹步三”,几乎都是用来驱邪治病。如治尤(疣)、肠(癫)、痈等。古人认为某些疾病由鬼怪作祟引起,因而治病就是驱鬼。如禹步治狐魅,治鬾(小儿鬼)[7]50,74等。《普济方》卷二六九云:“禁病则皆须禹步。”古代巫医不分,医术亦多为巫术,故云。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七《南法》条云:“尝闻巫觋以禹步咒诀,鞭笞鬼神。”则是巫觋以咒语口诀配合禹步以驱治神鬼。《普济方》卷二七一《禁运鬼法》条云:“先禹步三匝,左手持刀,右手持水,怒目急气,然后禁之。喷之曰:唾东方青运鬼,字青短,年七十……”这是持刀喷水念咒治鬼。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篇》云:“往山林中……禹步而行,到六癸下,闭气而住,人鬼不能见也。”行禹步而隐形,从而避开鬼怪。洪迈志怪小说《夷坚志》亦多记巫道禹步治鬼怪故事,如“巫罡步布网”治鬼魅[8]《夷坚支癸》卷6,河北道士“禹步诵咒”,用“拔鬼筋法”治鬼[8]《夷坚丙志》卷12,宋安国在道观“斋戒七日,书符诵咒”,“仗剑被发”,“禹步旋绕”,雷劈树妖[8]《夷坚丁志》卷4,等等。制鬼禁鬼,是巫觋的本职所在,这一点也证明,禹铸鼎象物,禁御魑魅魍魉的传说,正是禹步禁鬼功能的来源。 其次,禁御毒蛇猛兽。《抱朴子内篇·黄白篇》云以药丸“禹步掷虎狼蛇蝮,皆即死”,《登涉篇》云“左徊禹步,思作蜈蚣数千枚,以衣其身,乃去,终亦不逢蛇也”。这些法术是道士入山修道禁御不若之法,为的是防身。而在巫术和神仙道术故事中,则主要是表现法术高强。前面提到的东海黄公赤刀禹步诵咒厌虎, 又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二《玉格》记晋代吴猛弟子许旌阳在辽江“禹步敕剑”斩巨蛇,裴钅刑《传奇》记刘纲真君妻樊夫人“攘剑步呈水飞剑”斩大白鼍,②等。 再次,致雨。天旱祈雨是古代农耕社会的一件重大事件,人们渴求风调雨顺,因而在巫术和道教法术中有种种祈雨之法,诸如曝巫祈雨、焚巫祈雨、葬骸骨祈雨等等。而当禹步被用作巫术和道教法术后,人们在求雨时,就常利用禹步。传说中汤时已禹步祷雨,宋赵汝谈《大涤山洞霄宫》云:“汤年间亦旱祷雨,禹步乃能冬起雷。”③这当然是后起的传说,不足为信。古书中多有禹步祈雨的描写,如《夷坚支丁》卷一○《王侍晨》载,福州祷雨,王侍晨在州府前立棚,“令道众行绕其上,己独仗剑禹步于下。……震霆一声,甘雨倾注”。明宋濂《文宪集》卷一八《四十二代天师正一嗣教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张公神道碑铭》云:“云公幼警敏,灵箓秘文之属,皆不习而通。岁屡旱,禹步召风雷,精神达于冥漻,甘霖即降。”漻张昱《可闲老人集》卷三《赠王法师祈雨感应》云:“禹步祝香才一息,雷声送雨已千山。” 注释: ①《尸子》为尸佼撰,已佚,此见《太平御览》卷八二引。《苟子·非相》“禹跳汤偏”杨倞注亦引《尸子》云:“禹之劳,十年不窥其家,手不爪,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日禹步。” ②《太平广记》卷六○引,出《女仙传》,抄宋本作“出《女仙传》又《传奇》”。《女仙传》五代无名氏撰。 ③载于南宋陈思编《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三六。 参考文献: [1]陈宗明,黄华新.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洞神八帝元变经[A].道藏[Z].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2年. [3]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张君房.云笈七签[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胡新生.禹步探源[J].文史哲,1996,(1). [6]金锁流珠引(卷5)[A].道藏(第20册)[M].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8]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辑:d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