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2008年11月12日至13日,上海市道教协会在市民宗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举办了《上海道教》创刊二十周年庆典暨道教文化建设研讨会。为了总结办刊经验,商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继续办好道教刊物,进一步发挥道教文化传播在道教文化建设、信仰建设、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上海市道教协会借《上海道教》创刊20周年之际特举办了此次研讨会。受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林舟、上海市民宗委副主任曹海红、法规宣传处处长杨学军、佛道教处副处长王文兴、各地道教界的专家学者、道教刊物的编辑人员等。 此次研讨会的开幕式在华东师范大学刘仲宇教授的主持下隆重召开,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刘巧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首先介绍了《上海道教》的创刊经历以及20年来的风风雨雨。他表示:20年来,《上海道教》杂志努力发挥着“窗口”的作用,上海道教界透过这个窗口,可以更好地了解外界的道教发展现状和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可以向“窗外”展现我们自身的可喜成绩;外界同道中人透过这个窗口,也得以深刻地了解上海道教的发展和前景。得益于这一“窗口”的作用,我们上海道教界可以与沪外的同道们有了较好的沟通和交流。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作了题为“《上海道教》创刊20周年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他首先向已故去的著名易学大家《上海道教》第一任主编潘雨廷先生和陈莲笙老会长表示深情的缅怀,感谢他们为《上海道教》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在接下来的报告中,丁会长将《上海道教》创刊20年来的经历作了陈述,并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刊物的不足之处,展望了刊物的努力方向。《中国道教》的资深编辑王宜峨老师在开幕式中作了即兴发言,她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道教事业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30年来道教刊物的发展是道教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次研讨会的交流推动道教刊物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表示道教刊物的创办要坚持党的宗教政策,通过道教刊物启发信众更好的爱国爱教。他强调道教刊物要有弘道宣教、在教言教的精神;要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不仅要有纸质的媒体刊物而且要发展网络媒体,借助现代技术将道教资料和书籍放到网络上,可以更有效地弘扬道教文化。上海市民宗委副主任曹海红肯定了上海道教事业近几年来的成绩,他表示上海道教在道教音乐、道教刊物、道教文化研究所、道教学院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成绩。道教文化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上海道教》是弘扬道教文化的重要窗口,要继续努力发挥这个窗口的作用。最后,曹主任对《上海道教》提出了未来发展要求,希望该刊物能越办越好。 在接下来的四场研讨会中,大家就创办道教刊物的方方面面问题作了精彩的发言。例如,道教刊物的特色和方向问题;道教刊物编撰问题;道教刊物的专栏问题;道教刊物与道教文化建设问题;道教刊物与人才培养问题;道教刊物与现代传媒的问题;《上海道教》封面图片文化等。与会者普遍认为近二十多年来,道教界自办了不少道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应多总结经验,以便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更好地发挥道教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上海道教》执行编辑张振国老师深情的发言引起与会者阵阵掌声,他以《开渠引水灌良田——上海道教创刊20周年随感》为发言的主题。在这篇随感中,他运用具体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上海道教》的发展现状,运用比较的方法向我们揭示了《上海道教》目前深藏的问题。在他平实而不乏深情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默默为道教刊物无私奉献的老编辑的赤诚之心。 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次研讨会在13日下午特设专题讨论专场,与会者积极发挥互动作用,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以期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三秦道教》执行主编樊光春把当前的道教刊物分为四类:纯学术性的、以学术为主的、学术和宣教相结合的、以宣教为主的。他认为,目前的道教刊物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术性太强,不适合普通信众阅读。同时他也指出这是当初创刊条件决定的,在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一些热心的学者创办了道教刊物。这些刊物在道教发展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功劳的:首先,它对于传播道教文化起到较大的作用;其次,对于提高道教的地位有一定帮助。在讨论会中,大家就湖北省道教协会主编的《大道》杂志展开了讨论,《大道》杂志的负责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该杂志的创刊过程,从读者群的定位到刊物的主题和发行等,各方面都向我们展示了该杂志的问世凝聚了很多人多年的心血和精力,其投入的资金也非其它同类杂志可比的。《大道》的创刊无疑标志着道教刊物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新的办刊思路、新的弘道观念。与会者都纷纷表示这是个好的开端,可以作为以后办刊的借鉴。由于时间紧张,讨论会在大家都意犹未尽的状态中匆匆结束了。 《上海道教》执行编辑张振国老师主持了此次研讨会的闭幕式,刘仲宇和林其锬两位老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刘教授首先肯定了道教刊物为道教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为道教人员的进步提供了学习园地。其后他表示,目前道教刊物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的道教刊物大多以学者为办刊主体,在学术上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在宣教的方面涉及太少。刘教授希望道教刊物在文章内容和形式上,既有宗教的庄严,又有弘道的作用。林其锬教授感动于老一辈为道教刊物的无私奉献。他强调要“坚持方向、保持特色”,既要融入社会,又不能忘记道教自身。上海市民宗委佛道教副处长王文兴作闭幕式发言,他对研讨会达到的预期效果表示祝贺,在简介了上海道教20年的发展后,他表示:这次研讨会为进一步办好道教刊物提供很好的经验,各地道教刊物都走过很多不平坦的路。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发挥道教刊物的应有的作用。同时,我们要培养两支队伍,一是作者队伍的培养,我们既要依靠广大专家学者,又要依靠道教自身的教职人员;二是读者队伍的培养,我们要了解读者的需要,供其所需。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姚树良作研讨会闭幕词,他强调“他山之石,可以功玉”,《上海道教》作为中国道教刊物中的冰山一角,将借助各位朋友的宝贵经验,继续发挥弘道扬教的窗口作用,继续充当道教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为期两天的“《上海道教》创刊20周年庆典暨道教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积极友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了。在这两天的活动中,大家就道教刊物在道教文化建设、道教人才培养和道教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精彩的演讲,努力总结办刊的经验,商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此次研讨会,在激情肆意的演讲中涌现出真知灼见;在激烈紧张的争论中闪现出金玉良言。大家求同存异,互相学习;积极挖掘过去的经验,结合当今的政策,展望未来的创刊之路。纵观这次研讨会,大家对目前道教刊物亟待解决的问题聚焦如下:一、在教言教问题,如何用宗教自身的语言讨论宗教。二、编辑人才培养问题,刊物的质量和编辑人员有很大的关系。三、道教刊物的风格定位问题,学术性和宣教性如何合理的结合才能适应广大信众的阅读需求。四、刊物的发行问题,道教杂志该如何发行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弘扬道教文化。五、资金问题,道教刊物作为非盈利性的杂志如何解决办刊的经费问题,这是刊物得以发展的基础。 《上海道教》刊物在道教传播媒体中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它在弘扬道教文化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在这次研讨会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将对《上海道教》未来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借鉴。 记者:刘秀丽 (责任编辑:dx) |